七娘媽生拜床母
原文發表於鄭朝駿臉書
阿嬤晚上問我,今天是七月初幾?
我回說今天初八
阿嬤說,哦~昨天是七娘媽生,要拜床母...
我一臉黑人問號,七娘媽?床母?
我們現在都只知道七夕情人節,不知道七夕還有一些民間習俗。
台灣民間有三位女性神祇與小孩相關:註生娘娘、臨水夫人與七娘媽。
註生娘娘在很多廟宇的參拜路線中,通常都會參拜到。註生娘娘是掌管生男生女的,所以很多年輕夫妻會去拜註生娘娘求子。
如果已經懷孕了,即將臨盆,這時候就要拜臨水夫人,因為臨水夫人會保佑婦人生產順利。
早期醫學不發達的年代,沒剖腹生產與無痛分娩技術,只有產婆接生,婦人難產而死的案例不少見,只能寄託於臨水夫人保佑。
(哪天台灣的婦產科醫師少到沒人力接生小孩時,大家可能又要去拜臨水夫人了!)
小孩出生後,臨水夫人功成身退,就要開始拜七娘媽,七娘媽是小孩長大的守護神,問老一輩的長者,通常都會有來不及長大,夭折的兄弟姊妹。(我爺爺與媽媽他們都有來不及長大的兄弟姊妹)
在小孩十六歲成年之前,都會拜七娘媽來保佑小孩平安長大,好么吃。
但跟臨水夫人一樣,現在醫學發達,小孩早夭的情況少很多,祭拜七娘媽的習俗逐漸消失於現代社會。
七娘媽的拜法因各地習俗而不同。我記錄一下今天阿嬤(高雄大社)跟我說的拜床母。
阿嬤說,早期如果小孩容易哭鬧,會覺得是床母在逗弄小孩,所以會選在七夕七娘媽誕辰這天拜床母。
古人覺得床有床神,床神是女性神祇,稱為床母。
舊曆七月初七中午,準備土豆(廣義豆科的土豆,不是茄科的土豆)、麻油雞、油飯放在床上拜床母,保佑小孩平安長大。
阿嬤說,早期都會拜到小孩十六歲成年,後來他們大概都拜到四、五歲左右。
我問說,是要拜父母睡覺的床?還是小孩睡覺的嬰兒床?
阿嬤說,早期哪有嬰兒床,都馬睡一起...XD 恩恩~就是那張大床啦~!(有空我補老家的照片)
至於拜麻油雞油飯,應該也是早期食物匱乏,難得吃麻油雞吧~就拿這個來拜,拜完可以吃,補充蛋白質。我覺得拜素食麻油雞應該也是可以的,心意比較重要,也不缺那一點養份。
阿嬤說,晚上還會讓小孩去跳菜股,男生跳菜股、娶好某;女生偷挽蔥,嫁好尪。
(其實我沒跳過菜股,但是我也有娶到好某)
(菜股是閩南語發音,"股"發音"構",意思是菜畦)
其實我還有問比較細節的部份,不過阿嬤說記不清了(畢竟阿嬤也92歲了)。
大家可以回家問問長輩,您們家在七娘媽生這天,有甚麼習俗,也可以分享給大家知道喔~
口述:阿嬤鄭曾延娥
資料彙整與加油添醋:乖孫鄭朝駿
Ps1: 有空再補老家大床的照片,並確認拜床母的位置。
Ps2:高雄有間拜臨水夫人的廟宇,有空再補照片。
Ps3: 不管醫學如何發達,生男生女還是決定在精卵結合的那一瞬間,因此註生娘娘到現代還是沒被醫學所取代。其實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,去拜註生娘娘時,應該要期許能生下個健康的寶寶,選個帶有健康基因的精子去跟卵子結合,而不是只有看X跟Y染色體而已。
Ps4: 平時各大廟宇參拜,都會有註生娘娘的參拜點,但是我暫時還沒打算結婚生小孩,那我要跟註生娘娘講啥?
其實不管您的父母是否有跟註生娘娘求子過,都可以感恩註生娘娘,讓自己這輩子生得如此健康,用感恩的心面對註生娘娘即可。(沒有健康,什麼都沒用。)